澳洲中信

在迷茫中寻求和经历

16-17岁的时候,我开始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意义。那时候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生存?周围环境反对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,我该怎么办?

当时,周围身边,没有人愿意或能够提供答案。正当我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和绝望的时候,基督教的信息开始出现在我周围,《圣经》的信息使我觉醒也促使我认信基督,并甘愿喜乐地做他的门徒,下面就是简单的事情经过。

一、个人的迷茫

“我是我吗?”,“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吗?”,“我可以不作恶吗?”,“我可以与人为善吗?”,“我可以做一个正直的人吗?”

您也许很奇怪,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会被这些问题所羁绊,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对您来说是毋庸赘言。然而,对于当时的我,问题的答案不仅是完全被否定,而且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会遭至歇斯底里的咒骂、拳脚和嘲笑。

我为什么这样问?你也许会觉得奇怪。因为,我接受的教导是:“你没有你自己”,这意味着我只需要执行命令; “你不可以说话”,“你不可以提问题”,“你是傻子”,“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利用”,“你永远也别想做一个好人”,“你有脑子病”。然而,我认为这些教导很危险,我不能认同。

自从我记事起,我家里几乎每天都是争吵。我父亲嫉妒我的存在,因为我的出现夺取了母亲给他的时间和关注。我母亲嫌我多余,因为我的出现使她每月的存款减少。他们一不开心了,或觉得我多余了,就把我送到外婆家。多年面对一个不稳定和被排斥的环境,我也认为自己是他们的累赘,我怀疑我的存在会给别人带来麻烦。或许我的出现是个错误?我或许不应该存在?

那时候,我认定生活的欢乐、家庭的喜悦、个人的未来等词汇,永远也不会和我有关。但另一方面,我又希望自己能生存,而且可以做一个和善的人。面对这样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张力。我很困惑和绝望。

我曾喜欢的运动、学习、音乐都变得没有趣味,因为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和不值得。我可以活下去吗?可以不作恶从善而活吗?会有人在乎我吗?

二、圣灵的引导遇到上帝

正当我陷入对生存渴望又绝望的两难时,“生命、自由、耶稣”这几个词汇,每天多次不停地出现在我看的杂志、报纸和电影等媒体中。我感到很神奇,同时也很困惑,毕竟这些词汇呼应我当时的心理渴望。于是,我便去教会买了一本《圣经》,希望能够通过第一文本来直接了解关于“基督教”的内容。其中的信息使我豁然开朗。

  1. 肯定生命和培育生命

当时,我通过阅读《创世記》了解到上帝喜爱生命、秩序、公义,恨恶混乱和罪恶。上帝不仅创造生命而且培育生命的信息,对我很重要。这意味着我活着的重要性。上帝爱亚当和夏娃,即便惩罚他们,赶他们离开伊甸园,但上帝还是做了兽皮的衣服看顾他们。上帝劝导警告该隐的犯罪,但仍然保守他的性命安全。上帝保留挪亚一家和其他受造物的生命,希望他们能够在没有罪恶的环境里成长。上帝怎样与亚伯拉罕立约,拣选他的后裔,又通过摩西赐给以色列民土地和律法,让他们可以在有序、稳定,在公义的国度里生活。这一连串叙述上帝和人的故事,让我开始对生活有希望和感兴趣。很明显,上帝希望人活着。

2. 人生意义和人的关系

随着阅读《圣经》中的其他内容,我也了解到,上帝还赋予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际关系。

当时,上帝让人以近似“主人”的身份来管理自然界,亚当给动物命名,就体现了上帝给人的权力,而且事物一旦有了名字,亚当的活动有了意义和目的,自然界的物种也有了意义和目的。上帝不压抑人性,而是给人性一个方向,让人能够发掘自己的人性。即便人堕落以后,上帝还是呼召以色列来服从祂,上帝就保守他们有辉煌的成就。那时候的大卫、所罗门王在《诗篇》《箴言》里也具体描绘了这种服从上帝生活的美好,就是人对自己的管理、生命的长久、财产的延续、人际的和谐。后来人叛逆上帝了,直接造成了国家的灭亡。

耶稣基督受死复活,祂救赎我们是为了恢复起初上帝和人的次序、人性的尊严以及和谐的关系。而且人还受圣灵的引导,在世界中尽力活出上帝的国度。

从旧约到新约,这位上帝创造人、教导人认识公义、培育选民生命并且对人信实守约。当时这样清晰的信息,顿时使我觉醒了,我体悟到:因为上帝,我的身份首先是一个独立个体,我是和上帝有关系的人,我的身份不需要其他人和事来定义。其次,上帝希望我按照他的善恶观念去好好生活,并且与人有和好的关系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上帝为了这一目标对人类不离不弃,甚至自己牺牲在十字架上。

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这就是“好消息”——“你当然可以活,而且应该活着,我会教导你、保护你、建立你,你要听从我。”

三、经历上帝:从信心软弱到认信基督

面对这样的一位上帝,我当时十分激动,心中也有声音催促我。我当时很想祷告说“上帝,我爱你,我渴望认识你,我渴望和你相交。”但是,我犹豫了,因为我那时候已经看完了保罗的书信。我认识到做基督徒十分严苛,好像要自律,而要守很多规矩。现在回头看,我自觉真是个罪人,而且也误会了上帝严苛的好意。

当时因为我不情愿为信仰付出,而且怀疑上帝的真实性,于是,我祷告神:“你与其教导我教义,不如这样,我祷告求一些事,让我看到你在我生命中真切的行为,不一定是奇迹,但至少让我知道无形的你,有能力介入物质现实世界,好不好?”

当然,后来有很多祷告应验的事实发生。其中感触最深的是,我祷告后上帝让一位不学无术,但十分有权力关系的老师被开除了。这个奇迹发生后,我就毫不犹豫地做了一个祷告,承认耶稣为我的主。因为,上帝没有报复我对祂的挑战,反而俯身就我,帮助我认识祂。

感谢神,让我从对生命绝望,到阅读《圣经》,得着圣灵的引导,了解上帝的信息,经历上帝的作为,致认信基督作祂的门徒,得着永生的福份。

作者: 刘颜伟,生于天津的80后。在中东科威特生活和工作7年,其间领受全职服事呼召,后于三一神学院,新加坡接受装备,目前在瓦努阿图的桑托岛牧会和宣教。

Share this post

更多精彩/More to Explore

使命人生3 – 陳供生 – 孜孜不息

陳供生,人尊稱“陳公”,是一位基督徒音樂家,他的一生充滿了對上帝使命的忠誠與熱忱。1934年出生於香港,陳供生在信仰與音樂的道路上,經歷了無數挑戰與恩典,最終將音樂佈道視為一生的使命。

Read More »

從谷底到峰頂

2025年2月24日,我在人生的谷底,在黑暗中看不到出路。至28日,短短5天裡,我經歷了神的大能和爱,領我到達溫暖和光明的峰頂。

Read More »

使命人生 2 – 商泉 – 弦上福音

商泉,基督教音樂人、小提琴演奏家,出生於北京,現居布里斯班。

天賦加上努力,讓年輕的商泉成為國家級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。他夢想要成為演奏家,後負笈澳洲,開始半工讀的生活,當面對重重困難時,他想起母親的叮嚀:「在國外你遇到困難時,一定要去教會」 。後來他得到大學團契導師送的第一本英文聖經,也做了第一個禱告,神翻轉了他的生命,生活困難也得到舒緩。信主之後,他將生命的主權交在上帝手中,開始他的使命人生,二十餘年以來,忠心竭力,用扣人心弦的音樂,傳揚主的愛和救恩。

Read More »

使命人生 1 – 王永信 – 至死忠心

王永信牧師 (Thomas Wang, 1925-2018) 。中國信徒佈道會創辦人,是家中第三代基督徒,11歲信主,15歲蒙召,28歲當全職傳道人至80歲退休,走遍各國開荒宣教。93歲高齡,雖嚴重腎衰竭,仍舉辦聖誕佈道會,一生為主燃燒。

Read More »

使命門徒,使命教會

鄧劉雍 (澳洲中信文宣主任)
「使命門徒」(missional disciples) 這個議題自2000年在北美崛起,引起西方教會和差傳學者很多反思,將「教會」在社會中的角色重新定位,認為教會應當將宣教使命成為門徒訓練的核心,培育及差派「使命門徒」,而非單單「有使命感的門徒」(mission-minded disciples) 。「使命門徒」知道自己是帶著使命,要被差出去的,而「有使命感的門徒」往往是派代表差人出去的。「使命門徒,使命教會」正是華人教會需要多關注和實踐的事。

Read More »